市县动态丨非遗体验点燃泉州古城夜生活 天天关注
非遗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古城夜生活。图:印记闽南
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体验泉州非遗。图:印记闽南
导语: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4月1日晚,位于泉州古城的通政巷4号苏廷玉故居内,“闽南戏窝子 古厝小艺苑——世界级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戏+南音民宿专场”体验活动,在这里热闹开场,吸引了近百位住在古城民宿的游客前往欣赏、体验。
从2月中旬至今,非遗专场体验活动已举办了7场。每周六晚,来体验的游客都在百人左右。除了欣赏演出,非遗传承人还会现场讲解教授技艺,游客参与互动体验,沉浸式的体验方式,受到了游客的热烈欢迎。
“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、体验泉州这两项世界级非遗,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。”来自吉林的游客陈女士说道。
据了解,该活动是古城民宿首次抱团尝试非遗常态化体验,旨在进一步丰富古城夜生活、弘扬泉州非遗文化,让来泉游客有更丰富的感受。
文旅热度带动夜间体验活动
“白天看塔,晚上睡觉”。曾是一些游客戏说来古城旅游的感受。随着泉州成功申遗,旅游热度一再提升,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住在古城,品味古城慢生活。过夜游客的夜间生活如何安排?除了到剧院看戏、泡茶、泡吧等,还有什么选择?古城民宿经营者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位于庄府巷“巷里”民宿的负责人华姐表示,虽然近年来泉州一直在丰富旅游产品,特别是夜间旅游产品的供给,提线木偶戏、梨园戏、南音及高甲戏等剧团也增加了夜间演出的场次,但随着游客的剧增,夜间旅游产品的供给及丰富性仍不够。
除此之外,还缺乏体验和互动,体验感不够。“毕竟剧团的正式演出,要让每一位游客都有机会上台互动体验,也不现实。”包括华姐在内的许多古城民宿经营者,都会在客人询问夜间体验活动时,感受到古城夜间生活的短板,一段时间以来,他们都在思考,如何提升游客的夜间体验。
让非遗体验成为古城民宿特色
古城民宿经营者们,将目光投向泉州丰富的非遗资源。泉州是非遗大市,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,截至2022年11月底,共有非遗项目世界级6项、国家级36项、省级128项、市级262项、县级628项。丰富的非遗资源是世遗泉州的宝藏之一。其中,泉州提线木偶戏、南音等世界级非遗更是声名在外。他们开始思考,挖掘这座“富矿”。
于是,古城民宿从业者选择了抱团推动,组织非遗体验。由鲤城区古城文旅住宿产业协会牵头、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组织,开始试水非遗体验民宿专场的常态化。”
每周演出前,协会民宿经营者会提前向各自的客人推介,然后将票数报给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。“2月14日我们第一场活动,计划体验的游客为60—80人,没想到最终来了120多人。之后每场活动,参与的民宿都有十多家,游客一般保持在80—100人。”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总经理上官志鹏说道。
创新共赢为常态化添动力
“在古色古香的苏廷玉故居,近距离欣赏、体验泉州的世界级非遗,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。”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女士说道。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来泉州,相比之前在剧场欣赏非遗,她认为这样的非遗体验更接地气、更具体验感。
游客学习操作泉州提线木偶。图:印记闽南
游客陈女士住在西街的民宿,上周六晚上,她在泉州印记闽南文化驿站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。在观看完提线木偶的演出后,她上台体验了泉州提线木偶,“在木偶表演老师的指导下,我竟然让小猴子动起来了,我非常激动。”体验过程中,她和朋友们全程都在拍照片和小视频发到朋友圈,结束后,她还和表演老师及可爱的小猴子合影。
游客学习体验南音打击乐器。图:印记闽南
目前,该演出活动的剧种定为泉州提线木偶戏和南音。选取的都是传统曲目、剧目,如南音的《直入花园》《梅花操》,提线木偶戏《钟馗醉酒》《驯猴》等互动感较好的剧目。活动时间为一个小时,展演结束后,演员会对这两个非遗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,再邀请观众上台学习、体验、互动。
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乐在其中。图:印记闽南
“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,来体验的游客反响很好。这样的活动既能丰富游客的夜间生活、旅游体验,对泉州的非遗和文化,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,同时,对民宿从业者来说,也是拓展服务的一项内容,可以说一举多得。”鲤城区古城文旅住宿产业协会会长吴志超说道。
来源:泉州通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